所在位置: 首页 评测 Intel NUC Serpent Canyon——蝰蛇峡谷评测

Intel NUC Serpent Canyon——蝰蛇峡谷评测

2022年10月24日 23:05
阅读 9万1767
0

前言

    要说起迷你主机,Intel的NUC绝对是个中的领军人物。NUC迷你电脑刚刚问世的时候,还仅仅有那种低功耗的“小方盒”,而经过多年沉淀,NUC的产品线愈发丰富多彩。除了延续经典设计的标准版NUC“小方盒”之外,还扩展了板载独显芯片的NUC Enthusiast,支持内插PCI-E独显或扩展卡的NUC Extreme,甚至还有笔记本平台NUC Laptop。不同需求玩家均可感受到NUC带来的魅力。

    虽然从11代NUC Phantom Canyon(幻影峡谷)开始才Intel才正式为这个系列定名为NUC Enthusiast,但在诸多发烧友的心目中,第一个打破NUC四四方方“小方盒”桎梏的Skull Canyon(骷髅峡谷)才是真正的第一代NUC Enthusiast。紧接着用天马行空般创意将Intel CPU和AMD GPU封装在同一基板上的Hades Canyon(冥王峡谷)更是将这一系列推向了巅峰。而    今天来到评测室的便是基于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NUC Enthusiast——Serpent Canyon,正式中文名称为蝰蛇峡谷。

    这次的蝰蛇峡谷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板载Intel最新的Arc™ A770M GPU,也是这款GPU首次与玩家正式见面。

外观

  蝰蛇峡谷主机的正面六边形设计,颇具硬派风格。NUC自古以来标志性的SD读卡器,在蝰蛇峡谷的正面依旧得以保留,这对于我这种经常使用相机SD卡的选手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   背面的I/O接口集中在主机的上半部分,下面的出风口透过去可以看到致密的散热鳍片。蝰蛇峡谷的视频输出接口多达五个,正背面各一个的雷电4、背面的一个HDMI 2.1。而背面的两个DP接口在蝰蛇峡谷的Datasheet中显示为DP1.4,而其板载独显A770M本身规格是支持DP2.0的,而我手头并没有DP2.0的外设,无法进一步验证了。   侧边则是留出大面积进风口,也是为了这代增加的功耗所做的一个准备。无论是进风口还是顶盖,蝰蛇峡谷取消了幻影峡谷那种前卫的蜂窝式设计,显得更加内敛了一些。   由于本机是一台工程样品,随机的附件相比零售版要少了一些,零售版中有立式摆放支架,可供玩家实现不同摆放位置。   蝰蛇峡谷外观体积相比上一代的幻影峡谷增加了不少,前后方向宽了约3.5cm使得蝰蛇峡谷的上方投影更趋近于一个正方形。   差距比较大的还是厚度,多了大约2cm的厚度差不多已经是幻影峡谷的1.5倍了。   与扩大的体积随之而来的便是增加的重量,蝰蛇峡谷的主机重量超过了1.9千克,而幻影峡谷的重量仅为1.4千克。   除了主机的体积变大以外,蝰蛇峡谷的电源也着实让我心里一颤。虽然幻影峡谷的230W电源体积也不小,多少算有了个心里准备,但这颗来自光宝代工的330瓦电源也着实堪比一块砌墙的红砖。   究竟有多大呢?这个5.8寸的iPhone Xs在这个电源面前是不是有点像幼儿园小朋友了……   至于重量么,不出意外的达到了1.3千克。和主机加一起3.2千克的旅行重量已经超过了许多高性能笔记本的重量,考虑到这还仅仅是一台主机不算屏幕和外设,如果想拿这台蝰蛇峡谷旅行的玩家恐怕需要一副优秀的身子骨了。

拆解

  蝰蛇峡谷顶部的图案是经由下方滤光片投射到顶盖上的,这方面的设计与幻影峡谷相同。默认给的是一个蟒蛇的头像,随机赠送的附件中也有传统的骷髅头,玩家可以按照个人喜好选择,甚至也可以按照标准尺寸来自己制作滤光片来实现不同的投影效果,具备一定的可玩性。   NUC的老玩家都知道,NUC基本都是按照准系统来卖的,需要玩家自行安装内存和SSD。NUC在拆卸的时候会给予玩家友好地引导,甚至连螺丝拆卸顺序都给玩家标好了,按照引导拆卸掉顶盖后,即可看到蝰蛇峡谷的主板。   随着Intel芯片组的规格日益强大,供给NUC的扩展口也越来越多。蝰蛇峡谷的M.2接口一共有3个,其中标注NVMe_1和NVMe_2支持PCI-E 4.0X4,而另外一个支持PCI-E 3.0X4和SATA协议。

  或许是出于玩家购置成本的考虑,蝰蛇峡谷依旧使用了DDR4 SO-DIMM作为系统内存,虽然目前DDR5的价格相比去年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但终究还是比DDR4贵了一倍左右,并且目前主流的DDR5-4800相比与DDR4-3200没有多少优势,所以我认为蝰蛇峡谷使用DDR4内存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般玩家拆解到此就行了,安装内存和SSD后便可愉快的玩耍了。而我将继续带领大家探究蝰蛇峡谷内部的秘密。顶盖、中框、主板、底座,按照这样的顺序我哦们可以将蝰蛇峡谷“大卸四块”   底仓大部分中空,安装两枚用于散热的风扇,6W的风扇功率着实不小。不过我个人感觉空间利用率不算高,感觉多余的空间应该可以进一步扩大散热鳍片或风扇尺寸,尝试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能分清楚这两坨下面哪个是CPU哪个是GPU吗?往下看就知道了。   这就是我们从背面看过去的那组散热鳍片,纯铜配置,做工精细。   现在揭晓答案,3热管的那边是CPU,4+1热管那边是GPU。VRM及显存部分都有被散热照顾到。   每次看到NUC的主板时,我会对其精妙是设计发出由衷的敬佩,在弹丸之地舞弄乾坤的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I7-12700H CPU和PCH共同封装, H45平台的标准做法。   不过两个芯片的封装高度有一点点差别,所以散热器方面给CPU部分的铜底做了突起设计保证直触,而散热要求较低的PCH一边则采用导热垫找齐高度。   独显这边是我们常见的GPU+8颗显存的搭配,肉眼可见A770的GPU要比12700H的CPU面积大了不少。   Intel没有像老黄和苏妈家那样在芯片上刻字的习惯,字都刻在了基板上。   显存来自三星,编号K4ZAF325BM-HC16,单颗2GB,速度高达16Gbps的GDDR6显存。8颗总计16GB/256bit。   GPU和CPU都采用了8相供电设计,完全能够胜任移动平台的功耗。   蝰蛇峡谷的雷电4方案使用了JHL8040R作为retimer进行了增强,前后各一枚对应一个雷电4端口,信号输出更加稳定。   无线网卡启用了全新型号killer AX1690i(AX411),该网卡支持蓝牙5.3协议,以及最新的双链接技术。

软件体验

  NUC系列的BIOS长得都差不多,功能也大同小异,蝰蛇峡谷的BIOS也并没有什么出人意表的地方。   相比于其他NUC多出来的便是风扇控制中支持更多温度传感器,比如SSD3和dGPU的温度传感器以及GPU供电温度传感器了。   与其他的12代NUC相同,蝰蛇峡谷的BIOS当中可以控制P-core与E-core的开启数量。不过随着现在Windows 11系统线程调度的日渐成熟,还是建议开启所有核心的,要不然钱不是白花了么?   BIOS翻到最后,我发现了蝰蛇峡谷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当然这并不是BIOS设置项有什么奇特,而是某一项的数值非常另类,那便是这个Package Power Limit 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L1。   我们都在讲i7-12700H归属于H45平台,既然叫H45也就是说他的PL1应该是45W,而蝰蛇峡谷中给定的PL1则高达80W。我尝试将BIOS恢复出厂设置,再次进入发现依旧是80W,看来这是Intel根据蝰蛇峡谷的散热表现而特意提高了PL1配置来提升性能体验。   蝰蛇峡谷已经正式上市,NUC Software Studio已经正式适配该机型,所以调整风扇和led灯还是在Windows系统中用软件进行比BIOS里体验好得多。   NUC软件高度统一,蝰蛇峡谷相较其他型号并没有什么特殊,提供温度检测,风扇和灯光调整等功能。   Intel为自家的Arc锐炫系列显卡开发了单独的驱动面板,Arc Control   这个锐炫控制面板里本身的设置项比较少,并不像Nvidia控制面板那样功能丰富。   但其中也不乏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这个性能模块,虽然没有提供桌面版锐炫显卡的超频功能,还是可以实时监测显卡的各项指标。   能够以OSD的形式投射在游戏画面上,非常实用。 不过这里给Intel提个建议,这个性能监测模块非常有必要增加当前FPS和帧生成时间这两个游戏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样更有助于玩家了解当前机器的游戏状态。

  但是刚刚问世的Arc Control还是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说每次登录系统都会被弹UAC对话框,在AMD和NVIDIA的控制面板的使用过程中都没有过这个现象。频繁的弹框容易给用户造成厌烦情绪,希望在后续版本中能够得到优化。   在刚刚的拆解中提到了蝰蛇峡谷使用的无线网卡Killer AX1690i(AX411),这是Intel目前最新型的WiFi 6E无线网卡,虽然由于国内的特殊情况,6GHz短期内不会开放民用,不过这款网卡依然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双连接技术。

  家中目前的无线组网方案是Netgear Orbi RBK852,2.4G和5G的SSID设为同一个时,蝰蛇峡谷可以自动连接两个频道,从下图也能看到其同时从路由器获得了两个IP地址192.168.1.196和199。   任务管理器中也能看到两个无线网卡同时有连接,而尝试下载测试,下载的流量默认走192.168.1.196的这个IP,也就是5G频段。   登录ORBI RBS850分身的管理后台,可见确实两个频段都连接了ORBI,这样做的好处时既可以得到5GHz频段的高速,于此同时在信号不好的时候还能保住2.4GHz的通信,免去了切换造成的延迟和丢包,特别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实际测试体验

显卡测试

  蝰蛇峡谷之所以受人关注,相信主要原因之一是他配备了Intel最新型的ARC 锐炫显卡,Intel家的独显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很是让人期待。这台蝰蛇峡谷搭载的A770M,具备512EU,是ARC DG2级别显卡的顶配规格。这桌面版的A770规格相同,区别主要在于TDP方面做出了一定限制以适应移动平台。而16GB的显存配置则可以看齐NVIDIA移动平台的旗舰方案RTX3080TI。

与驱动的博弈之路

  我最早拿到这台蝰蛇峡谷的样机是在6月底的时候,当时整个ARC家族还没有发布,我拿着最初的测试版1735驱动及BIOS只能勉强跑个分,以GPU-Z为代表的各路软件除了能认出显卡名字和16GB显存和2000MHz显存频率以外,其余一概不知。在不知道GPU频率、功耗等参数的情况下,摸黑跑了第一次3DMARK,TS图形分竟然超过了12000。这个跑分意味着它将超过桌面版的RTX3060TI和移动版的RTX3070,这显然超出了大家对他的预估。 但是这个初版有着一定的问题,在后续的游戏测试中经常出现崩溃,偶尔还会出现贴图错误,面对一个尚不能稳定运行的显卡驱动,我暂时搁置了测试。   7月初的时候我更新了A770M的BIOS。更新后搭配先前的1735驱动连显卡型号都识别不出来了,3DMARK也由于无法识别显卡型号而进不去了,不过一些游戏倒是可以玩,性能感觉也算正常。直到一星期后的1743版驱动才算暂时恢复,然而这个恢复只是字面上的恢复。进去了久违的3DMARK,跑出来的分数让我大跌眼镜,原来12000+的跑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3000分高台跳水后的93xx,这明显也不应该是A770M的表现。并且1743驱动的分虽然是能跑了,但是大部分传感器依然不识别,基本不可用。   直到8月份,Intel更新了3259版驱动,版本从17xx变成了32xx,我觉得春天就来了。兴冲冲地更新了上去,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大部分传感器已经可以识别,跑分和游戏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异常情况,这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可用的驱动了,在这个驱动下的3DMARK TS图形分基本稳定在了10500-11000之间,没能再达到初版BIOS加初版驱动的12000+。于是我决定再等一版驱动   9月份的3430驱动发布了,虽然版本号变化不大,但是这个版本下A770M的所有传感器全部可以正常识别,包含我们最关心的功耗。不过这个版本的跑分和3259相差不大。而且此时A770系列的锐炫显卡已经发布,我认为这个时机已经成熟,故而本文的所有测试均是基于3430版驱动进行。   这也是我第一次跟随一个不成熟的驱动一步一步测试一款产品,这样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驱动程序对于一款显卡来讲有多么的重要,我看到了Intel的锐炫显卡驱动一次次的进步,也相信他们会越做越好。

  就在截稿之前,Intel刚刚发布了3490版本驱动,跑分和3430基本没有变化,故而本文依旧以3430驱动下的各种成绩作为参考值。

XeSS

  要说近五年来游戏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什么,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实时光线追踪,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可变刷新率,而我认为这项殊荣应该属于超级采样技术。超级采样技术可以以较小的画质损失换来成倍的性能提升,这项技术的诞生让无数中端显卡用户体验到了4K超高清分辨率的极致快感。现今NVIDIA的DLSS和AMD FSR都是其通过各自技术手段的实现。Intel虽然最晚入局但也不甘于人后,伴随ARC锐炫显卡问世的还有其对应的超级采样技术实现——XeSS。   XeSS 全称为 Xe Super Sampling,是一种全新的放大技术,可支持高性能和高保真视觉效果。它使用深度学习合成与本机高分辨率渲染质量非常接近的图像。它的工作原理是从相邻的像素重建子像素的详细信息,以及以前的运动补偿帧。此重建由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执行,以提供高性能和出色的质量,大幅提升图形性能。   目前已经有不少游戏陆续开始支持XeSS技术了,比如我们经常用来测试CPU和显卡性能的《古墓丽影:暗影》就更新的非常及时。XeSS与DLSS一样有4个档位,对应不同的实际渲染分辨率,名称并不完全相同。   下图是4K输出分辨率下,XeSS在不同挡位的显示效果方面对比NVIDIA的DLSS(RTX4090),可以看出在同级别挡位下两者显示效果相仿,偏重质量的两个档位DLSS略好,偏重性能的两个档位XeSS略强。图片经过压缩可能效果呈现并不完善,有兴趣可以点击下载原图自行对比(此处有一个原图下载链接)。   3DMARK在十月份也更新了XeSS相关功能,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XeSS在性能方面提升。   由此项测试可以看出蝰蛇峡谷的A770M在开启XeSS技术后可以得到非常显著的性能提升,在平衡和性能两个档位上甚至有成倍的帧率提高,相比之下损失掉的画质远没有那么明显。   XeSS作为一个新技术能够与沉淀多年的DLSS进行抗衡是令人振奋的,不过技术再好也需要生态环境进行支持,目前XeSS的生态还远不及DLSS,这也是Intel后面要持续努力的方面。

游戏测试

  在测试游戏之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上文提到过蝰蛇峡谷拥有多达5个视频输出接口,但其中两个雷电4接口的视频输出是由核显负责。如果直接使用这两个接口输出到显示器会损失掉一定的性能,在3DMARK和《古墓丽影:暗影》的测试中性能损失均在10%左右。所以玩家们在使用蝰蛇峡谷的时候推荐优先采用HDMI或DP方式连接显示器,实现独显直连,如果有触屏一线通显示器等需求时再考虑采用雷电4接口视频输出。

  游戏测试中蝰蛇峡谷主要采用4K和1080P两个分辨率,而对照组幻影峡谷由于性能有限,无法在4K分辨率下流畅运行部分游戏,故而大部分仅进行1080P分辨率输出。测试全部采用游戏内置最高画质,关闭RTX、DLSS、XeSS等技术。蝰蛇峡谷在4K最高画质下多款3A游戏可以达到30帧这个可玩的及格线,在1080P分辨率下全部突破60。   紧接着又跑了几个日常网游,不过这些游戏本身并不自带Benchmark工具,只能是进行一段时间游戏并取这段时间的平均帧率,每次游玩过程并不能保证完全相同,故而成绩没有上面那些3A游戏那样精确。在这英雄联盟、穿越火线、CSGO这几款常见网游中,蝰蛇峡谷的游戏性依旧保持大幅领先。   由上面的几款游戏测试中可见,蝰蛇峡谷整体游戏性能超过上代幻影峡谷一倍以上。可以流畅运行大部分3A游戏,介于桌面级RTX3060与RTX3060TI之间。4K分辨率仅需略微降低特效开关即可得到较好的游戏体验

生产力

  除了游戏以外,消费者们购买NUC的另一个主要需求是让其承担部分生产力工作,蝰蛇峡谷所搭载的A770M独显在部分创作工作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AV1是一个开放、免专利的视频编码格式,专为通过网络进行流传输而设计。它由开放媒体联盟(AOMedia)开发,目标是取代其前身VP9。现在已经有许多GPU支持AV1硬件解码,不过支持硬件编码的却寥寥无几,截至目前除了Intel ARC系列显卡以外就只有NVIDIA最新上市的旗舰RTX 4090支持AV1硬件编码。   靠SVT方式让CPU进行软件编码,CPU占用率飙高到100%,并且工作效率非常有限。   而使用GPU硬件编码能够有效降低CPU负载,并且效率成倍提高。   我这里选取了一个HEVC编码的1080P视频时长约23分钟,将其转换为AV1格式并记录每秒转换帧率。对比蝰蛇峡谷自身80W的12700H以及刚刚上市的13代酷睿I9-13900K。可见CPU的软件编码效率与A770M的硬件编码效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即使是目前桌面级酷睿的旗舰产品I9-13900K都够不上A770M的零头,而13900K的一颗CPU的满载功耗就已经可以比肩蝰蛇峡谷的整机功耗了。   在大家的习惯思维中,机器学习几乎快成为了NVIDIA GPU的专利,实际上也有许多通用框架并不仅限于NVIDIA GPU,例如微软主导的DirectML便能够让所有支持DirectX的GPU都能参与到机器学习中来。目前TensorFlow和pytorch均已支持DirectML。   蝰蛇峡谷也可以通过DirectML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机器学习,虽然在效率上和NVIDIA GPU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16G显存的作用在AI开发中的作用要远比其在游戏中发挥的作用大得多。   我个人平时喜欢用Capture One处理图像,批量处理时需要导入大量的ARW并套用休整方案,整个过程主要依靠CPU。   在Capture中同时导入184个ARW文件并生成预览,蝰蛇峡谷总耗时129秒,而使用幻影峡谷进行相同操作需要172秒。

其他性能测试

  上面我们测完了显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蝰蛇峡谷CPU以及整体的表现。I7-12700H采用6P+8E的配置,与刚刚上市的桌面级I5-13600K配置相同,不过PL限定低了很多。目前市面上许多中高端笔记本电脑采用了这款CPU,但是给到80W PL1的却是凤毛麟角。   在CineBench R23中得到了17000+的跑分,达到了幻影峡谷的三倍有余   单线程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有30%左右的领先幅度   3DMARK TIMESPY的评分,CPU、显卡、总评,三项蝰蛇峡谷均有翻倍的优势

温度及功耗测试

  在3DMARK 压力测试的过程中,GPU温度和功耗曲线保持的很稳,功耗保持在117W上下,温度维持在70度左右。并不用担心过热。   在CineBench R23的过程中,开始不久CPU到达PL2上限的100W,温度达到95度触及温度墙。

  超过PL2窗口时间后功耗回归80W,此时温度为85度,这是一个比较好看的温度   蝰蛇峡谷的空载功耗达到了60W,这个功耗表现得并不算出色,和一个同级别配置的台式机相似。   游戏时满载功耗超过240W,相比于同级别台式机要低了不少,是NUC该有的水准。   满载时噪声计在10CM以内距离测得54.3dB,整体噪音比幻影峡谷高了不少,毕竟幻影峡谷大部分时间听不到声音。

写在最后

  最近总是会听到一些声音,他们说NUC越做越大背离了初心。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可笑了,传统NUC的“小方盒”一直都在每一代都有新品,性能和做工细节上都有稳步提升。而这次蝰蛇峡谷用不到1.6倍左右的体积换来了两倍以上的性能提升,按性能密度算完胜幻影峡谷,这不正是NUC的初心吗?

  Enthusiast和Extreme系列是NUC在有限体积下追求更高性能体验的代表作,象征着NUC勇攀性能高峰不懈挑战的精神。13代的酷睿CPU已经发布,相信基于13代CPU的NUC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作者
    御剑江湖
    暂无签名...
  • 文章 --
  • 阅读量 --
  • 获赞 --
  • 排名 --
    标签
  • 官方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