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评测 Intel 13th NUC Extreme Raptor Canyon 猛禽峡谷评测

Intel 13th NUC Extreme Raptor Canyon 猛禽峡谷评测

2023年1月07日 20:45
阅读 11万7122
3

  NUC Extreme系列产品从上一代的Dragon Canyon(飞龙峡谷)开始使用桌面级CPU,而桌面级CPU往往是Intel一个世代的酷睿处理器中最先发布的,所以NUC Extreme也逐渐成为同一世代NUC中最先发布的产品。随着13代酷睿处理器的问世,这次我要来给大家介绍的便是第13代的NUC Extreme Raptor Canyon,正式中文名称为“猛禽峡谷”

史上最大NUC

  如果不看正面那几个字母,单独拿出这样一个箱子,有人会相信这是一台NUC主机的包装箱吗?
  这正是NUC13 猛禽峡谷的媒体版包装箱,这里面装的就是十年来最大的NUC。   当然,媒体版包装自然是浮夸了一些,正式零售版要更为规矩一些。第一眼看到猛禽峡谷的主机便被其硬朗的外观所吸引,正面使用金属拉丝工艺,做工细腻。除了顶面以外的五个面都是全金属材质,质感相比上一代的飞龙峡谷有了明显提升 侧板菱形网状结构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整个侧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

  经常关注NUC的玩家们可能都知道,NUC对SD卡读卡器有着谜样的执着,几乎全部NUC产品都标配SD读卡器。而这次的猛禽峡谷将这一设定取消了,正面的I/O接口只保留了两个TYPE-A、一个TYPE-C和一个3.5mm音频接口。   猛禽峡谷全系列配备AQC113万兆网卡。除此之外,猛禽峡谷背面配备了三个3.5mm音频输出接口,可用于多声道模拟音频输出,这是以往任何一款NUC都没有过的。

  猛禽峡谷虽然是史上最大NUC,实际体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占用桌面的投影面积比上一代的飞龙峡谷还略小了一点,同样也小于目前市面上各种A4结构机箱,因为长度变短了。

  高度方面比PlayStation5要矮一头和主流的立式ITX机箱相近。

  飞龙峡谷、猛禽峡谷、PS5数字版三台主机排在一起,猛禽峡谷大概的体积可以评估出来了。

外观结构解析——上下分仓式结构

  除去背面是固定的以外,猛禽峡谷的其余五个面都可以实现免工具拆卸。其中只有顶面由一颗手拧螺丝进行固定,其余各面皆采用类似榫卯结构的方式进行固定,拆卸和安装都非常顺滑。

  猛禽峡谷主机拦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算力版,下层是PCI-E扩展仓。其中PCI-E扩展仓正好可以安装一个4090FE,严丝合缝几乎没有其他空余空间。鉴于FE版是目前市面上体积最小的4080/4090,所以想安装其他4080和4090的玩家可能要失望了。

  另一个侧面配备电源及硬盘扩展支架,以及两枚12CM风扇。以往的NUC受体积影响无法安装12CM风扇,猛禽峡谷兼容这种主流尺寸风扇后,通风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内部拆解——模块化的极致

  早期的NUC Extreme,无论是幽灵/石英峡谷,还是猛兽/飞龙峡谷,它们在安装内存与SSD时只需要打开算力卡上盖,并不需要拆下整个算力版即可实现。而这一代的猛禽峡谷虽然内存裸露在算力卡上可以直接安装,但SSD全部位于算力版背面,安装SSD需要拆卸整块算力卡。前几代的NUC 想拆卸算力卡需要像做手术一样拆卸各种风扇、灯光、USB、天线等连接线,不过猛禽峡谷的算力卡拆卸比前几代简单了许多。只有一个前置USB TYPE-C连接线与算力卡直接相连,其余线材大多与接口扩展版相连。
  玩家们只需要拧下顶部2颗+背面1颗螺丝,即可拆卸算力卡。

  猛禽峡谷算力卡的体积直观看起来比飞龙峡谷大了很多,但其实左边约1/3的部分是散热鳍片。

  算力卡大小和4090FE差不多,略薄一点。 比较奇怪的是此处散热鳍片虽然预留了风扇安装空位,但却并未标配风扇。默认情况下需要靠背面的12CM风扇实现通风。我们可以自行安装9CM的薄扇,算力卡上也有预留4pin风扇接口。我这里安装的时利民TL-9015风扇,安装25mm风扇将会超高导致侧板无法闭合。

  算力卡的背面有三个M.2接口,均支持PCI-E 4.0速度。图中纵向安装980PRO的接口是直通CPU的,另外两个横向的是接驳PCH的。不过三个接口均只支持2280尺寸,并不支持22110。

  电源来自全汉的一款12VO电源,型号为FSP750-27SCB,额定功率750W,80plus金牌认证。由于12VO平台目前主要存在于OEM市场,基本没有投放到零售,所以这款电源目前无法在零售市场买到。12VO电源,顾名思义12V ONLY,仅有12V输出可以简化内部结构,使得电源拥有更高的输出效率。

  这款电源标配3个8pin显卡线材,其中两个8pin转接为12VHPWR(16pin PCI-E 5.0显卡接口)。但是标配线材中的12VHPWR sense接口只给限制了300w功率,所以默认无法点亮RTX 4090显卡,需要我们自行更换模组线。好在这款电源的PCI-E防呆接口与引脚定义与海韵类似,可兼容大部分海韵平台模组线。我这里就自己定制了一条30cm的镀银线,长度虽然够用但是有点紧张,建议35cm更为妥帖。

  扩展板上的两段插槽,其中一个是标准的PCI-E x16接口,在以往模块化的NUC Extreme系列产品上也是这样做的。猛禽峡谷为了方便拆卸算力卡,故而将PCI-E卡扣加大了好几倍。另一端接口有点像PCI-E x4接口,盲猜是用来辅助供电用的。

  转接板的反面则是另一个标准PCI-E x16插槽,用于扩展显卡使用。而这里的PCI-E卡扣并没有做易拆处理,想要拆卸显卡需要费点劲。

  虽然猛禽峡谷并没有像飞龙峡谷那样标配RGB灯光,但是在显卡插槽旁边配置了3个5V ARGB灯光接口,供玩家自行接驳RGB设备,同时在操作系统内可以使用NUC Software Studio进行灯光同步设置。   显卡接口的另一侧是两个SATA数据接口和一个6pin供电母座,通过附带线材可以将这个6pin母座转换为两个SATA供电接口,用来接驳硬盘。   硬盘安装托架支持3.5英寸机械硬盘,以往任何NUC都没有支持过3.5寸盘,猛禽峡谷是第一个   安装4090FE之后基本上将空间占满,所以比4090FE还大的显卡是不太可能安装进去的了。   拆下散热器后看到算力卡其实并没有比飞龙峡谷的大多少。   CPU是LGA封装的,可自行替换。内存插槽升级为DDR5 SO-DIMM,目前DDR5内存持续下降,追求性能的猛禽峡谷在此时使用更高性能的DDR5内存是明智的选择。   由于整机是媒体样品,所以CPU也是一枚工程样板,i9版配备的是I9-13900K。这次是有K的,并不像飞龙峡谷那样使用无印12900。   散热器使用三粗一细四枚热管直触,虽然体积不大但是鳍片密度很高,整体散热面积应该不小于120单塔式风冷。   CPU核心部分使用9相供电方案,虽然比不过大型豪华主板,但并不弱于一般ITX主板。   安森美NCP81520R主控也是主流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CPU插座背面钢印显示这个背板支持LGA-17xx/LGA-18xx,所以我们可以盲猜一下下一代的Intel CPU将采用LGA-18xx接口,并且背板相同,散热器尺寸也大概率可以兼容。   猛禽峡谷使用的PCH是Z690,并不是Z790,这多少有点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毕竟Z790才是Raptor Lake S的官配座驾。   这里我认为可能是猛禽峡谷设计上的一个小问题,PCH的散热片通过两个螺丝拧在了背板上,散热片没有很好的与背板接触。PCH仅仅使用一枚又薄又小的散热片,同时背板也挡住了空气流动,这样导致PCH工作温度偏高,超过80度。我个人建议玩家们在PCH散热片与背板之间再加装一枚1mm左右的导热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PCH工作温度,实测安装后PCH温度由80+降低为60度左右。   猛禽峡谷的原装风扇均来自富士康,一枚侧吹式风扇虽然是名义上的CPU风扇,但实际上只是负责一根细热管及其配套鳍片,对CPU实际散热影响并不及预留空位的风扇。   而两枚标准的12025风扇,位于上方被定义为top fan的这枚搭配机箱导风罩,才是CPU散热的主力风扇。   标配的12025风扇效能还不错,但是满载起来噪音略大。风扇使用4pin标准接口,方便玩家自行更换。   再搭配上文提到显卡背面的ARGB灯光接口,玩家可以自行更换ARGB风扇。 安装利民TL-B12S ARGB版之后的效果如图。   进入操作系统后可以用NUC Software Studio软件进行灯光同步设置,内置了几种常见灯效。   实际运行效果

K系CPU带来新玩法?

  I9-13900K,猛禽峡谷第一次把本世代最高阶酷睿I9处理器装进NUC。想必很多玩家都关心,这样一款连一般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都难以降伏的猛兽,装进狭小的NUC里,散热条件远比不上塔式机箱,他的性能发挥究竟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

  猛禽峡谷的PCH虽然是Z690,但实际上Z790和Z690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将下挂部分PCI-E 通道升级为4.0版本。而对于高集成化没有过多空余扩展接口猛禽峡谷来说,这些区别可以忽略了。   内存方面I9-13900K已经原生支持DDR5-5600频率的内存,目前市面上已经可以购买到海力士A-DIE的DDR5 SO-DIMM,两根即可组成双通道64G容量   猛禽峡谷的BIOS中支持修改内存电压和各种小参,玩家可以对内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超频。其中电压最大可以修改为1.4V,在这个电压限制下,想冲击7000以上频率恐怕有点困难。   在初版的0047BIOS中,此处内存超频有BUG,各种设置无法保存或者说是保存也无效重启自动恢复。更新为目前最新的0053版本BIOS之后设置已可以保存。
  然而NUC终究不是为了超频而针对性设计的,特别是在内存超频方面,猛禽峡谷没有台式机上高端Z690/Z790主板那样完善的retry和reset机制。这样的问题是如果一旦内存参数调整得不好导致无法启动时,专业超频主板可能会在一两分钟内自行恢复可启动设置,而猛禽峡谷则需要折腾好一阵子才能起来,所以在猛禽峡谷的BIOS中调整内存参数一定要小心谨慎。   在NUC Software Studio软件中可以看到在平衡模式下,猛禽峡谷的I9-13900K PL1被限制在150W,PL2限制为250W,Tau窗口时间为28秒。我们先前自行安装的TL-9015风扇被识别为CPU风扇2,可以正常调节速度。   打开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后,我们发现除了PL以外的大部分选项无法调节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需要将BIOS中的Performance——Processor——Real-Time Performance Tuning 选项打开,这样才可以进行操作系统内的配置。   打开这个选项之后XTU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调整了,但是由于BIOS保护限制,比较关键的Core Voltage Offset只能改正数,不能改负数。也就是说无法在XTU里对13900K进行降压,于此同时BIOS中也没有调节电压有关的选项。其实这样做也可以理解,毕竟NUC是一款高集成度的主机/准系统,能够保障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户的配置。不过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13900K的可玩性。   在运行XTU稳定性测试时,可以看到13900K的功耗会冲到250W左右,全部核心满载P-CORE会达到4.9GHz,E-CORE会达到4.1GHz。这与13900K搭配桌面级Z690/Z790主板时达到的330W,5.4/4.3有一定的差距。此时会遇到三个“墙“,分别是功耗墙、温度墙和电流墙。   其中前两个很好理解,基本上目前Intel的CPU主要都是由前两个控制的,而第三个电流墙在桌面平台很少遇到,多出现在移动平台,主要是因为移动平台空间狭窄,供电模组不可能像桌面平台那样豪华,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对VRM部分造成隐患,故而会设置电流墙。而猛禽峡谷的BIOS中可以对TDC也就是热消耗电流进行解锁,但无法修改EDC也就是芯片电流墙。

  各种“墙“的实装也让13900K的峰值几乎也无法突破250W,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更放心的去使用4090了,因为750W的电源带450W的4090和250W的13900K之后,还有50W的余量可以带其他周边设备。   在诸多限制之下,猛禽峡谷的13900K可以稳定运行在150W的功耗限制下,此时P-CORE全核心4.3GHz,E-CORE频率为3.6GHz。此时的温度基本可以维持在80度以下。而我们在测试上一代飞龙峡谷时,CPU功耗调整至100W左右就已经超过这个温度了,可见猛禽峡谷的散热效能有多大的提升了。 这是安装了利民TL-9015风扇并设置了相对保守的风扇策略(1000-1500RPM)时的效果。如果不安装TL-9015风扇,那么温度会在这基础上上升5度左右。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推荐安装这个风扇的,并不增加什么噪音,还能够得到不错的散热效果。   我手上有两种9cm薄扇,一个是上文安装的利民TL-9015,另一个是猫头鹰a9x14。由于两种螺丝的安装方式不太一样,猫头鹰a9x14需要自行寻找m3*20这个尺寸的螺丝,而利民TL-9015可以直接使用猛禽峡谷附件中的m3螺丝,安装要比猫头鹰方便一些,实际性能和噪音的体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点是猫头鹰的配色放在猛禽峡谷实在是有点出戏,利民这个还挺配套,所以最后我选了利民TL-9015

游戏及工作体验

  上面说了那么多I9-13900K在猛禽峡谷中的工作状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诸多限制下的猛禽峡谷和全面解锁释放的台式机平台,在跑分和日常应用中究竟有多大区别。   我这里用来对比的桌面平台为自组台式机:I9-13900K+ROG MZ690H+DDR5-6000C36,以及上一代NUC Extreme飞龙峡谷。由于飞龙峡谷无法安装4090FE,故而只能使用3080TI。

基准测试

  按照惯例先开一个CineBench R23进行基础跑分。   多核心高频率的猛禽峡谷,在多线程跑分接近上一代飞龙峡谷的两倍,单线程领先幅度也超过20%。而满血状态的13900K也仅仅比猛禽峡谷跑分高了14%左右,然而功耗则几乎翻倍。   虽然近年来CPU-Z的基准测试有着一定的争议,部分玩家认为其对Intel CPU过于友好,不利于AMD。而仅仅在Intel平台内部作比较的话,CPU-Z还是比较可靠的。   CPU-Z的测试结果和Cinebench R23类似,多线程方面虽然没有Cinebench那么巨大的优势,但相对飞龙峡谷也有50%的优势,同时也仅仅落后满血状态10%。单线程方面依旧保持了20%左右的领先优势,落后满血状态2%。   3DMARK CPU PROFILE,主要测试CPU在游戏中的物理效能
  我们可以看到在8线程以内基本上是全P-CORE工作,猛禽峡谷的I9-13900K无限接近满血状态,只有线程数进一步提高之后更多核心满载才会触猛禽峡谷的功耗墙,从而成绩有一定落后。而于此同时上一代的飞龙峡谷则处于全面落后的地位。   从上面几项理论测试我们看到,猛禽峡谷I9-13900K调教的功耗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不错的平衡。线程数较少时无限接近满血状态,而满血状态在全核心测试中虽然能够继续提升10~15%的全核心性能,但同时要多付出将近一倍的功耗,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废热。所以150W于I9-13900K来说是一个比较甜点的功耗值。

创意工作

  首先还是我个人经常使用的RAW照片处理软件Capture,批量导入200张ARW并生成预览并计算时间,时间越短越好。这项操作并不能让CPU完全满载,故而猛禽峡谷比飞龙峡谷的优势没有上面那几项基准测试那样的巨大。
  而另一方面,用CPU软件编码AV1视频时,CPU会全力满载。此时猛禽峡谷的领先优势再次扩大到了将近一倍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进行视频导出,结果与刚才的Capture One类似。
  上面几个常见的创意工作,我还特意都关闭了GPU加速而仅仅使用CPU。即使这样猛禽峡谷相比满血状态的13900K差距也很小,如果算上GPU的话这种差距几乎可以忽略。而反观上一代的飞龙峡谷则要弱上许多了。

游戏

  这里简单选用了两款游戏,第一个是极限竞速:地平线5。至少按照我的想法,手握4090应该都会上4K吧,所以我也把画质调到最大,并且MSAA也开起来。
  赛博朋克2077,不但开到4K分辨率,而且把光线追踪也开起来,不过这游戏确实太吃配置,为了更流畅一些我将DLSS开启到质量档位。
这两款游戏中我们也能看得到,猛禽峡谷的4K游戏性能与满血的同配置DIY台式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而上一代飞龙峡谷受体积限制,在不考虑专业卡和部分噪音堪比直升机的涡轮显卡的情况下,最高只能安装3080TI和3090。而能够按照4090FE的猛禽峡谷在游戏上限上显然就高出许多了。

总结

  猛禽峡谷把桌面级K系列CPU装进NUC是一次非常勇敢的挑战,也代表着着NUC一直不懈努力攀登性能巅峰。施加在13900K上的诸多限制让可玩性受到了很大影响,我个人建议至少能够开放电压offset,适度降压对于13900K的温度和功耗也有着比较明显的改善。
  猛禽峡谷的机箱做工优秀,结构设计合理。按照目前市面上高端小型机箱的市场价,如果这样一款机箱能够量产的话,售价至少也要1000元以上。猛禽峡谷机箱所采用的类似榫卯结构连接,虽然更方便玩家进行拆卸,但毕竟没有螺丝结构那样严紧,各个外立板连接处会有一些细小的缝隙。
  猛禽峡谷可以兼容除部分超大非公版以外的多数30系显卡,例如华硕TUF GAMING系列除3090TI以外全都可以兼容。而对于40系高端显卡,FE是唯一选择。4090FE有多么难买,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4080FE要好买不少,但性价比确不高。未来上市的4070TI功耗更低,可能会有一些体积小一点的可以装进猛禽峡谷。
  虽然猛禽峡谷体积增大了许多,但也只是相对自家NUC产品而言。猛禽峡谷定位成迷你工作站,相比于上一代的飞龙峡谷有着碾压级别的性能提高。市面上的其他DIY产品,要么性能不如他,要么体积比他大。说既比他小还比他强的,至少我目前还没有看到。而且如果自组一套类似配置的迷你主机,13900K+ITX主板+高品质机箱+750W 12VO电源+散热系统,这些总价闭着眼睛都要上万的。而猛禽峡谷这样一套整体方案也没有比这个贵多少,而且万兆网卡目前应该也没有哪个ITX主板有配备。
  还是那句话,弹丸之地舞弄乾坤,舍我NUC其谁?

    作者
    御剑江湖
    暂无签名...
  • 文章 --
  • 阅读量 --
  • 获赞 --
  • 排名 --
    标签
  • 官方评测